建成项目
创新专业 / 建管制造

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群顺利完工

发布人:   浏览次数:1499次   2023-09-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商旅运河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理念,切实扛起使命担当,高水平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标志性项目,持续将大运河(杭州段)打造成“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近日,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顺利完工项目位于大城北核心区,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标志性项目之一。


城北新添休闲运动好去处!




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沿线主要由京杭大运河、电厂河、杭钢河、宣杭铁路防护绿带、支流水系及新开挖河道等两岸滨水公共空间构成。项目沿岸全长约23公里,景观绿化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


项目充分利用滨水空间绿地优势,规划建设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实现三道贯通,并设置多处健身及运动广场,完善大城北区域的体育服务设施,充分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运动需求。


此次完工的项目主要包括大运河东岸景观带(石祥路-电厂河)杭钢河景观带(东段、西段)电厂河景观带(东段、西段),景观绿化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新建、贯通绿道约12公里,并实现了运河绿道从石祥路至电厂河的全线贯通。


三大景观带

具体都有哪些特色亮点

一起来详细了解




大运河东岸景观带(石祥路-电厂河)



项目涵盖的京杭大运河东岸石祥路至电厂河沿线景观带,主要包括音乐公园段、谢村段、博物院段、艺科中心段、朱家坝路-电厂河段等子项。


建设时充分利用保留的工业遗存基础,秉承自然、经济的原则,实现了“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三道合一的绿道贯通,打造了自然生态、舒适宜人的水岸空间,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日常休闲活动场所,也为大城北区域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滨水绿地空间,从而激发区域活力。



 
“渣土堆场”成为“活力聚场”


谢村码头曾经是杭州最大的渣土和泥浆处理码头,完成了从“渣土堆场”到“活力聚场”的转型,着力打造一处集工业遗存保护、城市生态修复、运河文化旅游、市民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国际品质的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



公园主入口广场,保留了龙门吊和吊机等工业物件,活化为标识性的景观构筑物,突出场地的工业记忆。



以原来的泥浆池和沉淀池为基础,改造成下沉广场,形成别具工业趣味的活动空间。



 
“历史运河”散落在沿线印迹花园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项目西侧的运河景观带中,设计打造了一条“历史运河”:一条流线型的下凹式空间,象征着流淌的大运河。设计团队将运河6个世界遗产点的轴测图,制作成“印章”,以大地艺术的方式融入到沿“历史运河”散布的六个印迹花园中。


“流动的大运河,流淌的千年史”,位于博物院周边的这段水岸景观,重新为人们展现京杭大运河悠久的历史和精彩的故事。



印迹花园以艺术地形和特色景墙围合而成,艺术地形上种植中华景天,景墙采用灰色系板岩,营造安静的空间氛围。




杭州炼油厂变身生活秀场




在电厂河与杭钢河之间,是曾经的杭州炼油厂。设计以艺术“锈”场、生活秀场为设计理念,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原有的工业风貌,围绕工业遗存打造景观空间,以线性的语言,串联起运河秀场、水浪花园、雨水花园、龙门吊广场和河口森林,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滨水空间。



原有工业廊架波浪形的屋顶下,曾经的工业生产标语、煤油灯照明、废弃酒瓶做的座凳等,都承载了时代记忆。




杭钢河景观带(东段、西段)



项目包括运河-拱康路段、康贤路-吴家角港段两部分


康贤路-吴家角港段毗邻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沿河两岸融合工业印记,设置休闲廊架、创意构筑盒子及休闲驿站等,林荫漫步道穿梭其间,满足市民游客休憩、观光、运动以及水陆交通换乘等功能,同时改造出80米宽的河道水域,可举办赛艇、皮划艇等专业赛事、培训等水上运动。


运河-拱康路段作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暂名)、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的水岸延续,人文艺术成为水岸主题,设计以“人文水岸,新叶萌芽”为设计理念,打造国际化公共艺术水岸空间。




电厂河景观带(东段、西段)



项目包括康园路-康桥路段、运河-拱康路段两部分。


康园路-康桥路段以生态、自然的原则,绿道沿线种植各类特色植物,形成雨水花园、林下花境、授粉者花境等多种下层植物空间,并将原有驳岸运输作业平台保留改造为亲水平台,供市民漫步、跑步、骑行、休憩使用,满足当代城市滨水人居新需求,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示范样板。


运河-拱康路段充分利用现状保留乔木,因地制宜增设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和滨水平台,在满足周边居民休憩活动的同时,实现了沿线绿道的贯通。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群目前已完工,这里将成为集观光、休闲、跑步、骑行等多种需求为一体的城市活力公共文化空间,大大完善了大城北区域的滨水空间配套建设,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资源。


返回列表